欢迎访问中国融媒创新网!
繁体 中文 | 信息管理

中国融媒创新网

我国融媒系统文化交流的先行者

今日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今日要闻

“如何做好这个大家长”

来源: 时间:2022-03-07 09:23:06 浏览次数:


3月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参加看望和讨论。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养活中国要靠自己 你这个群主是怎么当上的?总书记笑着问坐在他对面的王静委员。 王静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研究员,也是全国政协委员乡村振兴读书群的群主。 群众推荐的,因为是积分子。她朗声答道。 群里常聊的话题是。这一次她的发言题目也和有关:《筑牢农产品质量安全基石》。 总书记边听边记。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总书记这些年时常叮嘱、时常告诫:对粮食安全不能有丝毫松懈。 一组数据:经过艰苦努力,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从当年4亿人吃不饱到今天14亿多人吃得好,有力回答了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 谁来养活中国?中国要靠自力更生,自己养活自己!总书记语气铿锵。 于安思危,于治忧乱。粮食安全,关系经济的大账本、安全的大战略。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民以食为天。总书记语长,我反复强调,粮食多一点少一点是战术问题;粮食安全则是战略问题。我国之所以能够实现社会稳定、人心安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放眼广袤粮田,却有一些现象令人心痛。总书记记挂在心上。这一次,一条条梳理,他神色凝重。 该有的责任还必须扛起来。这句话,意有所指:别光顾着挣钱,把菜篮子、米袋子的责任完全推到市场上。总书记明确告诫,决不能把工业化变成无粮化! 必须保持自主性,保证一个可控的自给量、自给率。有人说,国际上货源充足,种不如买。说得很轻巧。土地现在不种大豆,不种玉米,不种棉花,到时候国际市场不好了咱们再种过来,谈何容易啊!没有三五年能转过来吗? 响鼓重锤,振聋发聩! 一些地方在耕地占补平衡上弄虚作假,搞狸猫换太子’”;有的地方自认为有搞绿化的尚方宝剑,没有湖非要占用良田挖个湖;有的认为不用18亿那么多,只要提高科技水平就行了。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啊!一点预留都没有怎么能行?一定要有非常大的安全系数才行。这是国之大者”“要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 18亿耕地,是红线,是战略底线,是关系命脉的安全线。 说到耕地保护,总书记加重了语气: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东折腾一下、西折腾一下,18亿耕地红线怎么保得住呢,14亿多人的饭碗怎么端得牢呢?”“农田就是农田,农田必须是良田。决不允许人在耕地保护上搞变通、做手脚,崽卖爷田心不疼 从陕北高原的农村走出来,更深知今天来之不易。总书记忆苦思甜,动情回忆以往勒紧裤腰带的苦日子。像我们这样的大国要靠自己。不是我们困难的时候才搞双循环,就是平时,双循环也是稳定、可靠的经济布局。我们一定要有底线思维,安不忘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枝叶总关情 路,对悬崖村的乡亲们来说,是奇迹,是希望。 来自四川省民政厅的益西达瓦委员,带来了悬崖村的新消息。总书记仔细端详他拿起的两张照片。一张,是昔日挂在陡峭悬崖上摇摇欲坠的藤梯;另一张,的钢梯直入云霄,乡亲们走得踏实、走得稳当。 乡亲们都下来了吧?孩子上学、老人看病,都下山住了吧? 益西达瓦高声答道,搬了一部分,留了一部分。村里发展起了旅游,日子越来越好。 短短几年、十几年,沧桑之变。 2017年全国两会上,总书记谈到有关悬崖村的新闻报道时,一席话传遍了高山峡谷:看着村民们的出行状态,感到很揪心。 路是一个缩影,是摆脱贫困奔小康时代变迁的鲜明印记。 益西达瓦动情讲道:彝族同胞载歌载舞,共产党瓦吉瓦,习总书记卡沙沙!’” 在大凉山考察时,乡亲们唱着歌送了总书记一程又一程。往事历历在目。 对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总书记语长,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贫穷的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富裕但是不均衡、两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才是社会主义。 有位委员接着说到共同富裕话题里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问题,提到共同富裕既要求物质方面的也要求精神方面的。 总书记颔首赞许。他强调,乡村振兴不能只盯着经济发展,还必须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还必须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这些事情必须常态化。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总书记郑重指出。(记者:杜尚泽)
版权所有 ©2011 中国融媒创新网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街家园五区2号楼3层2单元320 邮编:100100
电话:010–61899189 传真:010–61899189 邮箱:xuping2004@126.com 京ICP备20210154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