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融媒创新网!
繁体 中文 | 信息管理

中国融媒创新网

我国融媒系统文化交流的先行者

国内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国内资讯

403秒!中国“人造太阳”获重大突破

来源: 时间:2023-04-13 09:44:26 浏览次数:

403秒!中国人造太阳获重大突破
122254次实验!41221时,中国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创造新的世界纪录,成功实现稳态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403秒,对探索未来的聚变堆前沿物理问题,提升核聚变能源经济性、可行性,加快实现聚变发电具有重要意义。
“一团耀眼的白光从山脉尽头升起……”在科幻小说《三体》中,太空飞船核聚变发动机发出的光芒如同太阳。利用核聚变等技术,人类走出地球家园,成为真正的太空文明。
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之所以能发光发热,是因为内部的核聚变反应。核聚变能源的原材料在地球上其丰富,且排放无污染,如果能造一个太阳来发电,人类有望实现能源自由。
但要造出能实用的人造太阳,需要上亿摄氏度的等离子体、超过千秒的连续运行时间和1兆安的等离子体电流,挑战。为此,全球科学家们已努力70多年。
形如巨炉,一腔热火胸中涌。EAST作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拥有类似太阳的核聚变反应机制。
412日晚,经过十几年聚力攻关,EAST成功实现稳态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403秒,刷新2017年的101秒世界纪录,实验现场一片欢腾。
“Shot:122254。”EAST控制大厅屏幕上的数字显示,这是历经十二万多次实验取得的成功。
“这次突破的主要意义在于高约束模式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所长宋云涛说,高约束模式下粒子的温度、密度都大幅度提升,这为提升未来聚变电站的发电效率,降低成本奠定了坚实物理基础。
据悉,EAST装置上有核心技术200多项、2000余项,汇聚超高温”“超低温”“超高真空”“磁场”“超大电流等技术于一炉,共有上百万个零部件协同工作。这次成功突破,离不开等离子体控制、加热、壁处理、诊断等技术提升和内真空室改善。
目前,下一代人造太阳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已完成工程设计,未来瞄准建设世界聚变示范堆。


微信编辑 | 章朋


版权所有 ©2011 中国融媒创新网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街家园五区2号楼3层2单元320 邮编:100100
电话:010–61899189 传真:010–61899189 邮箱:xuping2004@126.com 京ICP备20210154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