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融媒创新网!
繁体 中文 | 信息管理

中国融媒创新网

我国融媒系统文化交流的先行者

融媒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融媒资讯

【原创推文】多屏时代广播节目如何构建融合圈

来源:网络 时间:2021-05-31 12:44:27 浏览次数:

近年来,全国多地的广播媒体都致力于打造“微信、微博、视频直播、音频短视频内容生产、账号运营”相结合的多维度、多形式的融媒矩阵。尤其是2020年11月26日,国家广电总局官网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广播电视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指出:“力争用1-2年时间,实现新型传播平台和全媒体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主流舆论引导能力、精品内容生产和传播能力、信息和服务聚合能力、先进技术引领能力、创新创造活力大幅提升。”进一步为鼓励媒体融合创新提供了政策支持。

本文从频率品牌节目圈层构建,打造IP节目、多屏融媒创新突破、多元内容立体推进,走进服务为主的产品节目集群等角度,介绍多频时代广播节目构建融合圈思路与模式。

打造垂直版块内容生产和圈层建设,品牌广播节目IP化

1、圈层化、社群化,打造“主播粉丝圈”经济

圏层化、社群化是当今互联网时代一大特征,我们在融媒创新过程中,也必须充分考虑多元和差异化的内容矩阵打造,用差异化内容标签细分圈层用户,生产垂类内容,建设垂直版块圈层和社群,打造 “主播粉丝圈”经济,提升用户体验。

这里以湖南摩登音乐台为例,摩登音乐台线性节目会带一个特定社群:《摩登男女》让单身男女结识平台;《摩登派》集合城里爱玩会玩人群,发现这个城市的好,探索有趣的人开的网红店等;《好动分子》将运动达人/装备/知识融入早高峰,号召爱运动朋友,线上节目线下活动相结合,小圈运营,增加听众粘合度。通过具体、精细的节目内容定制,满足不同圈层人群的喜好,实现从“听众”到“粉丝”的用户粘性提升。


2、节目品牌IP化

建立属于电台频率的IP节目,节目IP化将节目赋予品牌第二形象,品牌可以场景化,人物化、动漫化等。节目IP化后凭借其独特的内容开展传播,逐渐形成口碑,进入用户的生活方式中,以其达到商业价值。

如何打造IP广播节目,有两个关键点:其一是原创内容的多元化,能对特定或明确的收听/收看人群产生影响力;其二是形成系列化产出,打造爆品,去中介化,节目能跨平台展现并且快速积累粉丝,一切节目均有可能成为IP。

例如,深圳飞扬971的广播娱乐脱口秀节目《快乐反斗星》周一到周五、周日18:00-19:00   播出,节目主持人高明洁(粉粉)用5岁的童声和孩童般天真烂漫、直言不讳的思维,和幽默风趣的男主持人大魏通过对话的方式,趣味解读新闻。
节目不断地尝试拓展新媒体平台, 2019年推出以《快乐反斗星》为蓝本的系列动画片,2020年开辟抖音平台系列动画产品,每周更3期,实现了广播节目的多形式呈现和多媒体发展;同时将将粉粉、以及搭档讲述的新闻资讯碎片化拆分组合,制作成卡通视频,在新媒体平台点击播出,形成独有的IP广播节目,创造了更高的经济效益,年度最高为频率创收近4000万,占频率创收近半。


广播节目多元内容立体化传播,推进多维的“广播+”业态
近年来,全国多地的广播媒体致力于融媒矩阵的打造,从微信、微博、视频直播、音频短视频内容生产、账号运营等方面做了多形式的布局,形成多维的“广播+”业态。赛立信融媒体云传播效果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广播融媒体云传播累计点击量为115.04亿人次,较2019年增长12.09亿;2020年全国省级电台微信公众号累计阅读量为27.36亿人次,较2019年同比增幅达68.7%;在微博交互量为0.17亿人次,较2019年同比增幅为20.5%。
例如,在“广播+短视频”领域,贵阳广播电视台广播创新工作室打造的美食类短视频情景剧《胡小茜美食日记》是贵阳交通广播主打品牌线性栏目,在原先音频节目特点及角色设定基础上,打造全新“微综艺”式的短视频情景剧。节目内容以“胡小茜”阳光女孩人物形象,与好友莽格罗、高大宝三人,通过系列情景,以喜剧诙谐的方式介绍美食,让受众深入了解美食背后的文化。这档节目原创出品在贵阳交通广播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快手等多平台进行播出。
浙江交通之声周一至周五12:00-13:00播出节目《我们有一套》,是一档多屏联动的可视化融媒体广播电商节目,节目定位25~45岁关注健康生活的中青年,2021年联合百家名医通过系列音频+视频同步直播,其中线性节目《每天学一招》短视频给听众带来健康科普,每日还可以抢专家门诊号;《我们有一套》每小时直播平均观看量可达到100万+,通过广播、直播、短视频三合一沉浸式地互动积累流量,同时在浙江交通之声氧气商城可以直接转化为实际的销量。
此外,在“广播+直播”领域,以“直播带货”实现融媒体变现的新途径逐步兴起,为广播电台的盈利提供了新思路。例如西湖之声汽车维权投诉类网络节目《虎小叔说车》,从单一线性的广播节目或者音频,衍生到短视频、直播、带货等多元内容生态,在带货方面更是严格坚持“优质的内容”和“保质的产品”,并通过抖音视频直播带货和“虎小叔严选”淘宝店等形式取得了可观的成绩,至2020年11月上旬已实现创收破2000万元。


广播节目“从线上走向线下”落地服务立体型呈现
受疫情影响,人们的消费以及饮食习惯都在不同程度上产生了一定改变,除了理财外,安全以及体验服务意识逐渐加强,从健康、房产、旅游出行服务,到在线教育、电商、法律服务等行业都受到了关注。广播作为具有高公信力的媒体,可以尝试整合资源,从线上走入线下,发挥广播本地化优势,通过服务落地发展第二曲线。
例如,《大医生来了》—— 浙江之声全省唯一融媒体健康互动类节目,累计已有1000余位三甲医院名医通过“院长驾到”“大医生来了”“VIP诊室”“杨宸帮你选名医”等栏目,走进节目服务听众,成立全省“健康节目联盟区域协作体”。同时,节目开设微信公众号,在中国蓝新闻等平台视频直播,广播节目“从线上走向线下”举办“名医进社区”等落地服务的活动百余场。
《有事大家帮》 —— 山东新闻广播综合广播,通过节目直播问题解决过程+热点问题线下派记者追踪调查报道的方式服务听众;2020年更是联合山东各地近百个公益团队建立互动帮扶平台,聚集更多人投身助残、扶贫、救孤等公益活动。
《1052欢乐帮》 —— 广东交通之声打造的服务出行人群的爱心服务类节目,以“密集的新闻资讯+轻评论+招聘热线、消费热线、律师热线、政务热线”为主要内容。每天有不同的专题内容:周一新手驾车指南、周二招聘帮(消费帮)、周三律师帮、周四交通面面观、周五政策答疑为听众服务,不定时邀请职能部门负责人上线,为听众介绍有关新政策,解答听众有关疑难。


打造“融媒矩阵+精准营销”的广播融媒新态
近年来,各级广播电台的融媒体矩阵均已逐渐成型,以电台+新媒体为核心的融媒矩阵,能够有效的把听众数据聚集到一个系统中,有利于对听众进行精准人群分析和营销,形成促进广播融媒体盈利转变的新“声”态。
例如,杭州交通经济广播(FM91.8)的广播融媒“开吧系统”搭建了“开吧APP+公众号+抖音号+头条号+微博号+b站号”新媒体矩阵通过整合联动功能,加强广播媒体服务,打破传统广播 “一对众”的传播模式,充分利用平台让用户之间也可以实现交流互动,形成用户社群,其中平台打造IP人设“杭帮侠”,聚集了律师、技师、热心司机等来自于杭州各行各业的热心APP用户,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其他用户解答问题。截止2020年年中 “杭帮侠”页面的点击量超过480万+,通过“杭帮侠”得到解决的问题已经超过10万余件。这样的社群为广播融媒的关系转换和价值实现提供了全力支持。
同时APP“开吧”平台通过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整合发布以及交互式的互动,实现将广播听众转化为新媒体用户,以新媒体平台的用户量以及分众传播、精准定位营销,争取更多广告主的投放。得益于良好的融媒体矩阵经营,截止2020年5月底,系统APP“开吧”平台(杭州地区)下载260余万次,平均月活12万;2020年一季度疫情期间,系统内微信公众号平台的广告经营同期增长168%。

借鉴经济学家熊彼特定义的创新:创新不是在同一曲线里面渐进性改良,而是从一条曲线变成另外一条曲线的新组合。融媒形态之于广播,就是第二曲线的重新组合,既要保持原有的区域化优势精品内容生产和传播能力,也要进行了差异化内容策略,从内容生产、内容分发两个方向,吸引圈层用户,落地服务以及用户体验增强对平台的使用黏性。

版权所有 ©2011 中国融媒创新网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街家园五区2号楼3层2单元320 邮编:100100
电话:010–61899189 传真:010–61899189 邮箱:xuping2004@126.com 京ICP备20210154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