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引言
数智时代,传统“以编辑室为中心”的规范与职业边界被打破,技术、制度、从业者和非行动者等多元行动主体共处于新闻实践的互动网络之中,“数字新闻生态”因此成为理解数字新闻实践的关键理论体系[1][2]。数字新闻的生态性特征意味着新闻实践从封闭走向开放,传统的权威秩序受到一定冲击:一方面,受众不再是被动的、无差别的内容接收者,而能够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前沿技术介入新闻的生产、流通、核查等行动中;另一方面,“自媒体”、机构媒体等多元行动主体入场,平台作为新兴力量改变传统的把关模式,受众身处以算法为主导的高选择性媒体环境中。
二、
数字新闻价值体系的
范式要素与受众面向
新闻价值是新闻行动者的实践经验总结,也是选择或排除新闻的指导性标准与规范[3]。数字时代的新闻价值判断不再被传统意义上的新闻组织所界定,主流媒体的新闻生产传播实践从职业内部的封闭运作模式转变为融合生产、消费、再传播过程中不同行动者的实践网络,其中,受众成为决定新闻筛选与生产标准、影响新闻价值判断体系的重要因素之一[4]。对受众的关注与再思考解构并重构了传统的新闻价值体系,在数智时代,对于新闻价值的判断更侧重对受众兴趣的预测,以及更多考虑如何把握和取舍新闻价值从而获取更多的受众注意力,终在实践中形成一种面向受众的数字新闻价值体系[5]。
三、
基于数字新闻价值的
主流媒体受众观
数字新闻生态中,受众掌握比以往更多的选择权和主动权,主流媒体有时面临着公信力下降的危机,如何吸引受众、提升新闻传播效果成为主流媒体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在新型主流媒体建设过程中,传统主流媒体在一定程度上摒弃了“生产者中心”的新闻实践理念,形成面向受众、考虑受众、重视受众的受众观,这一受众观的转变在新闻实践中体现为生态开放、时空贴近、情感共鸣、沉浸互动、权威五个方面的特征。
四、
新质生产力驱动下
主流媒体受众观的再造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这阐明了主流舆论新格局建设的重要性,也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中的主流媒体受众观的再造提供了基本遵循。主流媒体受众观的维系和再造是顺应数字新闻生态的必然结果,也是推动新型主流媒体建设、促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媒体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动力。